李春雷:襄阳的意义-k8凯发版官网

襄阳的意义

——读《襄阳好风日》(代序)

李春雷

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,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。襄阳,则是汉江沿线最大的城市。

襄阳与汉江,一对天作之合,诞生太多奇迹。

△2022年10月3日,位于汉江和襄水交汇处的襄阳市凤林古渡生态公园精致如画,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游玩。(摄影:杨东)

先秦时期,这里是中原与楚国的分界线和桥头堡。西周初年,周昭王曾三次兴兵伐楚,均惨败,本人也溺毙于此。秦汉之后,两岸从磨合到融和,浑然一体。

汉江,恰似一条焊缝,紧紧地焊接了中国的南方北方。

的确如此。中国版图的南北划分,公认的界桩就是秦岭淮河一线,而襄阳,就像一枚举世无双的和氏璧,静静地镶嵌在两者之间。

汉江更大的贡献,便是孕育了汉朝。

正是有了汉朝,才有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名号——汉族,以及附丽于这个名号的一切符号:汉语、汉字、汉人、汉服、汉文化,等等。

△3月28日,襄阳市博物馆新馆大气美观。(摄影:谢勇)

历史不能假设,但人们总是习惯假设。那么,让我们假设一下:如果仅仅依靠西汉王朝,汉文化的影响决不会像今天这样宏广且深远。

事实上,真正助推汉文化影响世界的元素,更多来自东汉。而东汉王朝的起源,便是襄阳。

正是襄阳人刘秀光复汉室,才铸就了两汉四百余年基业,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复辟之后全面复兴的王朝,更是享国时间最长的大一统王朝。

东汉沿用西汉制度并与时俱进,励精图治,大兴儒学,在经济、文化、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远超前代。在此期间,道教诞生,佛教传入,汉服定型,蔡伦改进造纸术,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,许慎编著世界第一部字典《说文解字》,张仲景撰写中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巨著《伤寒杂病论》,印刷术雏形拓印问世……

这个时期,汉皇第一次接见日本等国使者,又第一次通使罗马,与欧洲直接交往。至今,不少亚洲和欧洲国家对于中国文化,仍然称为汉学、汉诗等,殆始于此。

宋代史学家司马光评曰:“自(夏商周)三代既亡,风化之美,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。”

△航拍古隆中风景区。(摄影:李旭晖)

东汉二百年,确为汉文化进一步饱满、成熟、丰盈的关键时期,云蒸霞蔚,蔚为大观。

而后,刘备崛起于襄阳,再度立志恢复汉室。虽然未能像刘秀那样成功,却也大大提高了襄阳历史地位。

众所周知,记载三国史的典籍是《三国志》,但影响更大的是长篇历史小说《三国演义》。

而《三国演义》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原型,又主要来自襄阳人习凿齿。

习凿齿,东晋史学家和文学家。他所著《汉晋春秋》的开卷第一句便是“晋宜越魏继汉,不应以魏后为三恪论”。对于三国史,他一反《三国志》观点,坚持以蜀汉为正统,以曹魏为篡逆,并认为晋朝虽受魏禅,但应继承汉祚,否则国统不正。临终前,又作《晋承汉统论》,系统地阐述其思想,形成了一种新的封建正统史观。

这种史学观受到朱熹等历代史学家的推崇,影响深远,最终在《三国演义》一书中达到了巅峰。

如果说习凿齿的历史观为《三国演义》提供了主题思想,那么,他的另一部著作《襄阳耆旧记》,更是为《三国演义》提供了人物和故事原型。

△2023年11月24日,游人在襄阳岘山森林公园习家池景区游玩。(摄影:安富斌 )

《襄阳耆旧记》是中国最早的人物志之一。彼时,距离三国归晋只有数十年时间。书中除了记述三国主要人物事迹之外,对于庞统、杨仪、黄承彦、蔡瑁、马谡、向宠、廖化等人,皆有生动描写。

可以这样说,三国故事的民间流传和《三国演义》的成书,进一步形成和提升了国人朴素、善良而又坚韧的社会思维,即对包括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勇等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要素的尊崇以及对理想道德的追求。

于此而言,功莫大焉。

除了以上所述,襄阳的文化精彩还有许多许多。

△7月20日,蓝天白云映衬下,襄阳古城同汉江、远处青山、城市高楼融为一体,景美入画,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度假打卡。(摄影:杨东)

说起来,襄阳真是物华天宝、人杰地灵。从卞和的和氏璧到宋玉的美男子,从王粲的“七子冠冕”到米芾的“最美行书”。

梁昭明太子萧统,博览群书、睿智宽容,身边聚集了一批饱学之士。于是,汇聚多人之力,编撰出《昭明文选》30卷,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。

唐诗之于襄阳,更是一座宝藏。

且不说襄阳人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321首,也不说王维、岑参等人写襄阳的数百首(篇)诗文,单说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三大诗人与襄阳的关系,就足以让外界艳羡。

李白曾数次客居襄阳,拜望韩朝宗和孟浩然等人。在这里,他创作了《与韩荆州书》《襄阳歌》《襄阳曲四首》等诸多名篇。

唐代诗人中,杜甫与襄阳缘分最深。其十三世祖杜预,作为镇南大将军坐镇襄阳七年,留下了岘山、万山两块功德碑;其十世祖杜逊,于东晋初年迁居襄阳;其祖父杜审言,仍居襄阳。所以,《旧唐书》明言杜甫“本襄阳人”。

△孟浩然《春晓》摩崖石刻。(摄影:谢勇)

白居易之父白季庚,曾任襄州别驾。白居易年少时,在此生活四年。其故居,就在襄阳城东门外。

唐朝排名前三的诗人,组团赞美襄阳,真是千载难逢。一时间,名篇佳句,花团锦簇,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万世芬芳。

襄阳,还被称为千古帝乡。

历史上,从这片土地上走出了20余位帝王。其中,既有本土皇帝,也有外籍龙兴于此的皇帝;既有开国皇帝,也有继位皇帝,还有草莽皇帝。

△7月30日,襄阳古城上空,湛蓝通透的天空上,飘浮着大团大团棉花糖般软糯的白云,一张天蓝、地绿、水清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展。 (摄影:杨东)

襄阳城墙周长7322米,城垣设置垛堞4000多个。特别是直通汉江的护城河,平均宽度竟然达到180米,中国之最,世界唯一。由此,襄阳城也被称为“华夏第一城池”。

2023年秋天,我再一次游览襄阳。

青灰色的城墙,敦厚坚实,完整闭合。四周是默默流动的护城河,浩浩荡荡、波光粼粼,犹如十万铠甲闪闪的绿衣将士。

这汉江包围呵护的古城啊,仿佛一位苍颜白发却仍然威风凛凛的战神,端坐在时光深处的太师椅上,眯着一双慈祥的慧眼,无言地观望着这个丰饶且新奇的世界。

△2023年7月25日,襄阳古城灯光璀璨,游客逛集市、享美食,感受北街魅力。(摄影:杨东)

漫步昭明台下、驻足仲宣楼上、穿行陈老巷中,轻轻的脚步如同叩开了一扇扇尘封的门扉,如同踩响了一架架历史的琴键,过去的岁月如烟似雾,扑面而来。那些沉睡在书页间和大地下的人们似乎又欢活了起来,他们排着队从历史的深处向我走来。我似乎影影绰绰地看到了那一张张形色各异的面孔,隐隐约约地听到了他们的吟咏声、呼喊声、叹息声、谈笑声……

我默默地注视着汉江。明镜般的水面上,晃动着襄阳樊城,晃动着日月沉浮,晃动着天朗气清。那是时间的影子,那是时代的影子,那是中国的影子,那是历史的影子。

汉江,默默地注入长江,流入大海,汇入大洋,融入世界。

△5月2日,游人在鱼梁洲环岛景观带游玩。(摄影:杨东) 

其实啊,人类文明就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。每一个民族、每一个国家,都只是一个枝杈呢。而襄阳,就是这个枝杈上的一枚青青黄黄的果实,在现实和历史的长风中,摇曳着,成长着,成熟着,芳香着……

作为襄阳市荣誉市民,这些年来,我一直密切关注着襄阳的发展。

△6月29日,天空蔚蓝、山青水碧,岘山、城市和汉江湿地共同构成了一副生态画卷。(摄影:杨东)

十多年来,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,襄阳市委、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“文化襄阳”建设部署,文化襄阳建设取得了丰厚成就、探索了宝贵经验。

本书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了2012—2022年襄阳文化发展的重大举措、标志性成就和成功经验,客观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,提出了未来文化襄阳建设指导思想、发展目标和对策建议,体现了历史性、思想性、权威性、可读性和指导性的统一。

在本书出版之际,谨以致贺!


网站地图